咨询的原因

有来访者,男性,有处女情结。他的现女友又与其EX有过性关系,这就让他很抓狂。忍不住一次次刨根问底想去问,也不知道要问出什么。后来女朋友也烦了,两人因为这件事闹得很不愉快。他也觉得不是个事,发誓不问了,可控制不住还在脑子里想,想得百爪挠心。只好求助于心理咨询:「怎么样克服自己的处女情结?」 这种案例其实并不罕见,处理起来也不麻烦。但是有的咨询师就怎么也绕不过弯来:是啊,怎么样帮人克服处女情结呢?教科书上没找到类似的技术啊?

找不到是理所当然的。因为单就处女情结本身而言,并不构成任何心理问题。咨询师是被来访者带偏了。如果来访者换个提问方式:「怎么样改善我和女朋友的关系」,大概咨询师就会恍然大悟:哦!只是要处理一对伴侣的恋爱关系问题。

假如来访者的提问方式居然引导了咨询师对事由的判断,那就是咨询师的责任。因为来访者的提问并无章法。比如,上面的来访者也可能问咨询师:「怎么样忘掉不愉快的往事?」要是咨询师由此展开对记忆力的干预,就更加偏得离谱了。

一个人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,对于咨询的原因的确常常会有一定的假设,但是他的假设,不见得是准确的,也许反而会有当局者迷的时候。这就好像一个病人去医院,挂了内科的号,但可能他的问题需要去看外科,这样他在内科那里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,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必须做出自己的判断。同样的道理,心理咨询师如果不独立思考,不加选择地接受来访者的假设,就有被对方带离主题的风险。

但是要保持这种意识,最开始并不容易。我最初接触咨询的时候,也在这一点上犯过很多错。在咨询过程中,经常和一些莫名其妙的,不存在的敌人作战。而这些敌人,大多是来访者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。打个比方吧,一个人说自己「学习不理想」,我就想:啊,学业,好!我就来帮他改善学业!可是我又不是家教,我没法直接帮人辅导学业问题。很自然地,越聊越感觉无力,最后就转变成安慰他「要学会接纳自己学习不好」的节奏。——心理咨询就这样被当做了心灵鸡汤的代名词。

「你看很多人学习不如你也活得很好啊,可见那也不是什么大事。」我们说。

而事实上,对这个人来说,「学习不好」当然是件大事。只是我们还不理解这为什么对他是一件大事。如果咨询师经验老到一点,就会发现:这个人的生活被卡在了某个点上,他来咨询不是来找家教,仅仅是希望让他的生活度过这段困境,继续向前走。而「成绩不好」,只是他命名困境的一张标签。同样的标签,也大可以是「没钱」,「没车没房」,「失恋」,以及「身体不好」之类。我们不必急着下定论,先把标签揭掉,然后设身处地地坐到他的位置上,细心体会这个人现在的处境。这时候,就会有一个答案慢慢地浮现出来:这个人的生活,真正被卡住的点在哪里?

也许「学习不理想」意味着对物质生活和安全保障的担心,朝不保夕的恐惧?

也许意味着全能感将要破灭时的惊恐,以至于人际关系中重新浮现出自卑与羞耻?

也可能意味着原生家庭中的困扰,无法面对父母的失望与自身的内疚?

或者仅仅是这个人在生涯发展中面临一次重大的转型,却缺乏勇气与决断?

……以及更多更多的可能性。

这些,才是他坐到这个咨询室里的真正原因。而我初学时却拼命去想「我该怎样帮他解决学业问题」。现在回头去想,那时的没有主见是因为我心慌,无法沉下来好好听来访者究竟遇到了什么事。我急着找一个框架,想赶紧把来访者囫囵吞枣地塞进去,用一个什么东西去定义他,这样才会给我自己一点掌控感。正好,来访者自己就提供了一张标签,那我何不拿来用?——只有后来底气足了,能够坐得住了,好像灵台也才会跟着清明一点。所以不完全是技巧问题,要依赖于心态的沉稳。

有时候,咨询师自己的价值观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他们的判断,使他们在来诊原因上犯下类似的错误。我以前参加过一个培训,有一次案例讨论,说有一个大四的学生想考研,但学习起来很吃力,怕考不上。很快大家讨论的方向就变成了怎样帮这个学生考研。督导老师是个外国老头,他困惑地拧着眉毛,问:为什么你们都认为卡住这个来访者的点就是「考不上研」呢?上研在中国难道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吗?

我们面面相觑。参与讨论的,其实大都是很有经验的咨询师,但也犯了这种主观判断的错误。这是因为我们学历都很高,又在高校或医院工作,价值观中就潜在地包含了对学历教育的推重(惊人的是,那时我们竟对此一无所觉)。本篇开头关于处女情结的干预,其实也有咨询师价值判断的参与。你越在乎一个问题,就越不容易看出隐藏在它背后的真实原因。价值中立说来简单,但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