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应
一般来说,一个人在把自己的问题带到心理咨询师那里之前,自己已经认真考虑过很长时间了,有时候还会找亲近的朋友家人商量,反复斟酌。经过这种程度的思考后,不相干的人说句话,就一语点醒梦中人的可能性,几乎可以说微乎其微。 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智慧通达的人,说出自己的困扰了,就寄希望于他们能给出绝妙的回应。实际上,心理咨询师又不是仁波切,没有那样的智慧。
这种误解,也许是受有些杂志上情感问答的影响。读者写信,介绍自己现在的情况,就有很厉害的作家可以洋洋洒洒,给出漂亮的分析和建议。这一类作家,有的也顶着心理咨询师的头衔,但其实,他们写这些文字的时候,还是更接近于一个创作者,而不是咨询师的状态。这没有任何贬义,只是工作性质不同罢了。以一个咨询师的工作方式,读过这种来信,他是绞尽脑汁也没办法写出这么详尽的回应的。
那么咨询师的回应是什么样?——我们很少会直接回答,反而会提出更多的问题。
这其实是负责的。我以前在学校给研究生讲课,讲到这段的时候,会引用一段老相声的台词,演员模拟一位号称「问不倒」的营业员师傅,是如何处理提问呢:
A:您看一点什么呢?
B:我想看看布。我问问你啊,我爱人想做一件衬衣,用什么样的料子好呢?
A:请问她是冬季穿是夏季穿呢?
B:夏季穿啊。
A:她是要长袖要短袖啊?
B:要短袖。
A:这个人是胖啊是瘦啊?
B:她胖啊。
A:是要贵点儿要便宜点儿?
B:要便宜……谁问谁啊?
虽然顾客最后发现了诡计:明明是我问你,怎么变成你问我了?但是在旁观者看来,这位营业员抛出这些问题,实在是非常称职的表现。要是不知就里先给推荐,反而才有敷衍塞责之嫌。挑块布料尚且如此,何况是困住生活的大难题呢。
有的来访者三言两语,以为已经把情况表述完整了。但是在我们看来,还是没法建立对来访者整体的印象。比如,常常有人会问我们,我不自信,该怎么办?可是你说的不自信,具体是怎么一回事?哪些方面不自信?什么时候不自信?和谁在一起的时候不自信?情绪上会有什么表现?行动上又有哪些反应?之后会怎么办?对日常的生活有哪些影响?长远来看又有什么顾虑?试过哪些方式去调整?身边的人怎么看?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下决心来咨询?希望咨询以后表现出怎么的不一样?……
这些问题没搞清楚,除了泛泛而谈地讲些空洞的套话之外,是没法做更多的。
当然也有这样的来访者,即使听到套话,也表现得特别受用,连连点头,好像被醍醐灌顶一样。这是来访者的特点,并不是咨询师的功劳。后者是会有一个理智的认识:难道我这几句话,能是他生活中从来没听人讲过,百度上也搜不着的?
少数咨询师喜欢卖弄学识,拿书本上的理论出来回应,以为这样会让人耳目一新,但耳目一新并不应该是我们做咨询追求的效果。不管来访者是不是真的认同这些理论,一旦我们开始讨论它们,我们的关注点就从来访者这个人身上跑开了。
有时候,咨询师明知道这个道理,遇到有的来访者,就感觉到自己承载的那份期待,会有点着急,想要快点给几句明确的答复。这种冲动是值得警惕的。
当然,前面那些提问,直接全部问一遍也是很讨厌的事。我们大概不会那么直通通,会设法在更随和的氛围下加深了解。这里面,又有不少技巧可以细说。